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数字货币招商 >

依法监管加密货币

  • 2021-09-01 17:06:02
  • 180
  • 未知

2021年上半年,密码货币市场经历了巨大动荡,比特币从29022美元上涨至64805美元,随后下跌至31712美元。 此外,截至2021年7月1日,加密货币市场总额为1.4万亿美元。 密码货币市场体量大,货币波动剧烈,相关技术复杂,一旦发生危机,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面对加密市场的剧烈波动,2021年5月1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防范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公告》,再次强调了有关机构不得开展虚拟货币相关业务的规定。 但是,随着我国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密切联系,密码货币引发的危机也可能通过其他金融体系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本文在分析密码货币法律属性的基础上,分析密码货币对其他金融产品和市场的影响,探讨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和扩散的可能性,分析对密码货币的法律监管途径。

加密货币的法律属性

密码货币又称数字货币或密码资产,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认为,加密货币是价值随着密码学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进步而数字化的表现,拥有自己的账户估值单位,可以进行媒体化传输。 关于密码货币的法律属性,学术界乃至各国在监管实践中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争论围绕密码货币是否具有商品属性、证券属性和货币属性展开。 关于密码货币的商品属性,一些国家和司法实践认为密码货币满足商品的实用性、稀缺性和合法性三个要求。 在加拿大,使用加密货币支付的交易被视为“易货交易”。 关于密码货币的证券性,美国在司法实践中将密码货币视为有价证券,并通过证券法进行管制和监管。 争议较大的是加密货币的货币属性。 由于法律赋予法律意义上的货币无限还款能力,加密货币可以部分承担货币功能,但只能说不具有货币属性。

有学者认为,密码货币是否具有货币属性,取决于该密码货币是否得到“货币同意”。 例如,Libra项目最初的设计以跨境支付为核心,以区块链技术和移动互联网为支撑,建立全球支付网络,使用自己的数字钱包系统代替传统的金融基础设施。 如果Libra顺利上市,在Facebook巨大的客户量上,Libra获得跨境“货币识别”的可能性极高。 这也是Libra遭到各国监管当局反对,最终改变计划的原因。 在讨论密码货币单一法律属性的同时,一些国家监管机构认为密码货币有多种法律属性。 加拿大政府认为加密货币具有商品属性,但C-31法案认定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虚拟货币为反洗钱法上的“货币服务业务”,也就是说将加密货币视为货币。 这样,密码货币的法律属性在各国的司法实践中并不统一,认为密码货币有多个法律属性。 经济领域和社会实践表明,密码货币具有不同的法律属性,这种多重性使得密码货币更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如何加密货币以引发金融风险

金融系统的系统性风险是金融市场固有的风险,通常系统性金融风险会对金融市场和机构发生的经济冲击产生恐慌,引起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和崩溃。 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市场行为进行交叉传导和扩大。 在密码货币具备实现一定货币功能的能力的前提下,以证券属性参与金融市场活动很可能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放大器。 密码货币兼具货币功能和证券属性,形成风险传导路径,加速和扩散自身和其他金融产品的风险,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能引发广泛的金融风险。 如果金融机构在密码货币项目中承担着多个角色,例如同时是经销商、电子钱包供应商、稳定货币的存款资产受托商等,则密码货币的货币价值急剧变动,或者发生技术风险、运营风险等其他风险,其风险就是密码货币的运用同时,承担支付功能的密码货币直接影响作为支付手段接受的机构,将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传递到实体经济领域。

密码货币的双重属性扩大了市场信心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密码货币在许多领域的许多企业承担着支付功能和价值储存功能的同时,在金融市场上作为证券也存在着价格波动。 一旦某加密货币作为证券,市场价值发生动荡,货币持有机构的财富必然会发生动荡。 如果密码货币在短期内迅速贬值,货币持有机构的财富价值迅速减少,市场本身就会产生信心危机,同时以此为价值储备手段,财富大幅减少的机构的信心也会下降。 这种信心危机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中断货币保持机构的经营。 相应地,当密码货币的承兑人或储备资产受托人出现危机时,对该金融机构的信心危机也会迅速传递到密码货币,并通过密码货币承担的货币功能传递到其他机构。 这种对信心危机的放大效应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危害整个金融体系。

密码货币市场总额巨大,价值主要集中在2~3个头部货币,一旦发生危机,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今年上半年比特币暴涨的浪潮中,市场总额达到2万亿美元,曾一度超过了当时的美元货币流通量。 同样在2021年7月1日,比特币市场合计占加密货币市场合计的43.9%,以太坊占17.3%。 当天密码货币市场交易量1100亿美元,其中比特币交易量300亿美元,占27.3%; 伊萨利姆交易量为278亿美元,占25.3%。 在如此庞大体量的市场上,比特币、以太坊两种密码货币已经超过了60%的市场总额,在日常交易中也可以看到这两种密码货币的交易额超过了总交易额的50%。 财富集中也是风险集中,市场份额较大的密码货币,一旦发生技术风险、操作风险等情况,很容易因其活跃的交易行为而传导到市场其他金融机构,从而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影响整个金融市场。

密码货币的法律规制政策

为了防范密码货币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战略进行金融监管。 第一,建立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强化主体责任,提高各行业金融管理工作的协同度。 深化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制定法律法规明确我国各阶层、各业态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系统性风险监管的主体责任,加强国务院金融稳定委员会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中的领导作用, 发挥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在各金融业态监管工作中的协调作用,构建不同业态的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准确地发现识别加密货币危机可能引发的国内金融市场风险,保障危机识别渠道的畅通。

二是完善金融机构准入和退出监管制度,合理提高金融机构准入门槛,规范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对混业经营的大型跨境金融机构和经营部分金融业务的跨境非金融机构,细化准入规则,透明识别创新金融产品的本质,防止加密货币危机通过跨境金融业务影响国内金融市场。 对受加密货币危机影响、可能扰乱正常金融市场秩序或已经存在的金融机构,及时启动退出机制,严格控制加密货币风险的传导。

第三,注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机构的活动,加强对密码货币市场走势的关注。 积极配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委员会等组织的宏观审慎监管工作,推动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处置机制的建立和运行,积极关注密码货币、密码货币相关金融产品、机构以及与密码货币密切相关的实体经济机构,开放和体系密码货币风险。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刘单恒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

行情资讯

  • NFT改名“数字藏品” 互联网巨头需要解决的痛点
  • 上海市出台专项规划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推进城市
  • 为什么模块化的区块链是加密行业最好的扩容方
  • 一文读懂以太坊扩容方案
  • 为什么《纽约时报》需要token化?
  • 从Layer 0到Layer 2 一文概述状态通道的数学解释
  • 美国职业摔角上市公司WWE将推出NFT市场
  • SBF:FTX计划通过收购加密公司在全球扩张
  • SHIB市值超越DOGE 排名升至第九位
  • 全球比特币ATM安装总数超过三万台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