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数字货币招商 >

陈道富: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核心价值是适应数

  • 2021-09-24 15:57:02
  • 146
  • 未知

9月23日,新华网主办的“2021第六届金融科技论坛”在北京举行。 此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外经贸大学中国保险创新研究院、金融科技50人论坛组成学术支持机构。 论坛的主题是“服务双重循环、创造新经济、多创新未来”,通过主题演讲、圆桌会议、报告发布等环节,展示金融科技的创新成果,如何更好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科技的稳定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陈道富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贡献在于改革现有银行账户体系,特别是引进数字技术、允许设立联合账户等,加强市场需求。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核心价值是适应数字时代,率先在转移模式下开启数字货币的技术探索和形态迭代。

“货币作为与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换的‘一般等价物’被引入经济社会。 ”陈道富认为,货币凝聚了一定时期的人类共识,成为普遍信任的载体,具有降低交易费用、以市场化方式实现社会合作的功能。 价格是货币的表现,货币区是货币发挥资源重新配置作用的范围。

陈道富说,货币形态不固定。 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金融的普及,社会认同和信任从外在的“物”转移到无形的“模式”,集中在特定的机构。 货币从“实物资产”转移到无形的“主体信用”。 银行券是市场初期流通的纸币,经过市场的发展和选择,最终形成目前以主权国家信用为核心、以银行信用为主体的多层信用货币体系。

“现在对数字货币的认识,将基于密码学的共识机制作为潜在的数字货币的趋势正在提高。 ”陈道富表示,数字货币不仅是信用货币的数字化,很可能也是数字和算法的货币化。

“数字货币往往转变为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场景,特别是支撑支付、解决现实痛点的应用场景。 ”陈道富表示,目前各种民间密码货币在特定领域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不具备完全的货币属性,但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需要高度关注。 区块链这种信任转移记录的特定算法(实际上是非人格化的规则),有可能取代实物资产、主体信用,成为社会共识和信任的新载体。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

行情资讯

  • NFT改名“数字藏品” 互联网巨头需要解决的痛点
  • 上海市出台专项规划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推进城市
  • 为什么模块化的区块链是加密行业最好的扩容方
  • 一文读懂以太坊扩容方案
  • 为什么《纽约时报》需要token化?
  • 从Layer 0到Layer 2 一文概述状态通道的数学解释
  • 美国职业摔角上市公司WWE将推出NFT市场
  • SBF:FTX计划通过收购加密公司在全球扩张
  • SHIB市值超越DOGE 排名升至第九位
  • 全球比特币ATM安装总数超过三万台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