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火热行情吸引了各路“掘金”者。 虚拟货币不是依赖特定的货币机构发行的,而是基于特定的算法,通过大量计算生成的。 这个过程叫做“开采”。 因为“挖矿”成本高昂,每枚比特币的电力消耗量为3.88万度,所以一些不法分子很头疼。 最近,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在一审中判决了这类比特币相关的盗窃案。
苏州男子华某通过“矿机”挖掘虚拟币获利。 2018年1月,华某为了降低“挖矿”的用电成本,擅自改造电表,以较少的计数窃取电力。 由于害怕窃听行为被发现,2018年9月,华某联系他人拆除了改装件,但随后电表因计数错误出现了反向电流。
2018年12月,由于检测出电表的数值有问题,供电公司派工作人员到中国某家进行检查。 在已知电表坏了,需要立即更换的情况下,华氏多次因供电公司出差而拒绝更换电表的请求,使连接有15个u盘、6个SSD的电脑始终保持通电。
审判后,华某的行为被认为是盗窃罪。 结合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电力用户用电信息收集数据、电网销售电价表等证据,进一步认定华某盗窃电力价值总额26050.46元以上。 考虑到中国某男子认罪、追缴欠费、违反电价合同等情节,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4个月,缓刑1年6个月,罚金3000元。
法官的辩解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价值水涨船高,在这“财富密码”的背后,是电力资源的大量消耗。 另外,由于比特币经常用于洗钱等非法经济活动,我国对比特币的“挖矿”和交易的监管逐渐严格,全面停止了以各种名义建设的比特币“挖矿”项目。 在利润面前,一些人冒着危险,为了降低“开采”成本而窃取国家电力资源。 根据相关规定,窃听者不仅需要承担补缴电费、违反电费合同的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人还可能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