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数字货币代理 >

为什么说新加坡正在成为“亚洲区块链中心”?

  • 2021-10-01 10:54:01
  • 151
  • 未知

新加坡国土面积724.4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0万,国内没有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市场,但成为国际上最开放的经济区块之一,人均GDP达到65000美元。 尽管新加坡是世界金融科技中心之一,但新加坡目前数字化支付还没有像中国一样普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现金的依赖程度很高,可能离数字化还很远。

那么为什么新加坡能成为“亚洲区块链科技中心”呢? 以下是笔者认为的五个理由。

从“渔村”到亚洲区块链中心

新加坡区块链行业的领先地位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基于前瞻性的政策、计划、措施策划进行创新。

尽管经济衰退,但在过去的一年里,数亿美元的新元涌入了这个新兴的科技行业。 新加坡为了保持和加强投入1200万元基金以加速区块链创新的金融技术创新能力,向金融深度技术注入了约3亿元。 甚至在疫情爆发之前,新加坡承诺2017年提供2亿2500万元,以加强该国的金融科技实力。 在过去的五年中,新加坡新兴科技公司的数量激增了十倍,证明了新加坡作为亚洲金融科技中心和区块链中心的地位。

完善“Crypto避风港”法规

新加坡当局在整个2021年采取了支持Crypto的行动,其中最明显的是对交易所和服务提供商的沙盒监管。

2019年是新加坡公布《支付服务法》的重要一年,该法案概述了新加坡成为数字创新龙头经济区块的目标,正式承认Crypto公司为合法运营企业。 这是新加坡监管支付系统和支付服务提供商的前瞻性框架,在为思科提供监管确切性和消费者保障的同时,鼓励支付服务和金融技术的创新和增长。

当时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首席金融技术官莫汉蒂表示:“监管机构欢迎业界的合作,并制定了指导方案,帮助银行和Crypto/区块链初创公司加强监管合规。 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利用区块链技术和Crypto直通的潜在优势的同时,切实管理风险。 该行业合作向金融科技参与者和金融机构发布方法规范,以管理Crypto和区块链(技术)中的洗钱和恐怖融资等风险,为进一步技术开发和在更广泛的行业中采用创新技术奠定基础”

新加坡在管制服务提供商(VASP )的初期阶段采用了比较全面的“双重管制”法。 管理大部分运营商的法律为《支付服务法》,该法律定义了虚拟资产支付(DPT )活动规则。 一些公司已经获准在该法下运营。

根据《支付服务法》申请的公司与被申请成为“授权市场经营者”(或“授权交易所”)的公司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需要注册以支持被指定为证券的代币。 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需要根据《证券和期货法》发行的资本市场服务(CMS )许可证。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也明确指出,为了防止交易活动的操作和滥用,需要严格的监视程序。

新加坡合规公司Holland Marie的法律负责人Chris Holland表示:“如果许可证申请人没有出于市场操纵的目的受到监管,金融管理局可能会认为申请人不是合适的候选人。 这样的结果将成为申请人不获得许可的充分理由。 “”

由于新加坡监管的开放,我们熟知的Binance、OKCOIN等Crypto公司纷纷上榜。

调查:新加坡对比特币的认识、采用和信任

今年7月,澳大利亚Crypto独立储备指数公司开始向新加坡调查,试图评估比特币在这个国家的普及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90%的新加坡人听说过比特币,近40%的人持有比特币。 调查显示,57%的受访者喜欢加密货币,45%的人认为比特币是他们最喜欢的。

在招聘方面,82%的新加坡人打算长期持有比特币。 这些比特币持有者中约45%是男性投资者,约30%是女性投资者,其他人没有填写性别。

但调查显示,最引人注目的数据是新加坡人如何看待比特币。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是投资资产,25%的人认为是价值存储。

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对比特币的认知度、采用现状、信任度、信心在所有受访国家中位居首位,最终调查机构的评价为63分。

CBDC测试“基地”

一般央行的数字货币(CBDC )分为零售型CBDC和批发型CBDC两种。 批发型CBDC主要面向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零售型CBDC主要用于面向普通市民的日常消费。 由于新加坡是一个依赖国际贸易的国家,新加坡当局于2016年开始开发和布局这两种CBDC。

今年6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宣布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其他组织合作启动“零售CBDC全球挑战”。 挑战的重点是支持支付创新,鼓励全球金融科技公司和计划提供商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此支持高效的支付和金融普惠。 据悉,这场比赛共收集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300多件参赛作品,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亚洲。

上个月,MAS宣布,这一“CBDC挑战赛”共有15家公司进入决赛,接受业界专家的指导。 入住者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银行集团(ANZ Banking Group ); 总部设在巴巴多斯的区块链支付公司Bitt与东加勒比中央银行合作推出DCash数字货币的新加坡城市银行; 俱乐部; 传感系统; 日本航空母舰; giesecke devrient高级52; 汇丰银行; IBM; 构思; IOG Singapore; 索拉米斯;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 ); 然后新加坡支付初创公司的Xfers。

这些入选决赛的公司和机构为了开发提出的解决方案经历了“加速阶段”,将在11月举行的新加坡金融科学技术节上展出。

区块链和Crypto知识的普及教育

随着新加坡“张开双臂”接受区块链技术,大量资金,如莱特币基金会涌入新加坡,发展了Crypto/区块链行业。 由于有这样的环境,新加坡需要人才来适应新兴的区块链行业。

结果,该国提供高质量区块链教育的教育机构数量急剧增加。 正如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SUSS )教授Lo Swee Won在《新加坡区块链行业领袖交流会》中所言,“学生们可以更加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潜力,尽快投身于新技术的浪潮,学习相关的编程技术。 USS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开展相关课程,在教育中普及分布式账本技术,为今后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发展奠定了基础。 ”

1 .新加坡国立大学

除了成为世界顶级大学之一外,新加坡国立大学还拥有活跃的区块链/金融科技社区。 该社区设有专用的区块链智库(Crystal Center ),由诞生Zilliqa和Kyber Network等热门加密货币项目的实验室设立。

此外,亚洲数字金融研究所(AIDF )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大学级研究所,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国家研究基金会、新加坡国立大学共同设立。 亚洲数字金融研究所希望成为开发思想领袖、金融科技知识中心和数字金融技术的实验基地,培养亚洲当前和未来的金融科技研究者和员工。 在众多先进的研究主题中,区块链也占有一席之地。

2 .南洋理工大学

在南洋理工大学,可以看到许多“区块链哈卡森”和区块链俱乐部在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2019年,该大学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区块链技术的研究。 该中心的专家小组正在对区块链和加密资产进行研究。

3 .新加坡管理大学

新加坡管理大学以其世界一流的研究和基础广泛的教育得到国际认可。 有关于区块链、金融科学技术、密码货币的各种课程和研讨会。

4 .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

新加坡新跃社科大学的金融科技与区块链团队曾与众多合作者一起积极举办区块链论坛以及线上和线下活动。 他们最近与新加坡区块链协会、Crypto公司和金融机构合作,在监管的金融交易中举办了名为“零知识隐私”的活动。

5 .新加坡理工大学

新加坡理工大学是新加坡第一所也是最古老的理工学院,主要集中在工程和计算机系统等技术相关的课程上。 由于有许多合作关系和行业关系密切,因此可以提供针对特定行业的计划。

6 .恩吉恩理工大学

虽然安然理工大学是新加坡第二古老的理工学院,但它是新加坡第一所全面采用区块链技术的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区块链向学生授予学位。

  • 关注微信

猜你喜欢

.

行情资讯

  • NFT改名“数字藏品” 互联网巨头需要解决的痛点
  • 上海市出台专项规划 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推进城市
  • 为什么模块化的区块链是加密行业最好的扩容方
  • 为什么《纽约时报》需要token化?
  • 从Layer 0到Layer 2 一文概述状态通道的数学解释
  • 一文读懂以太坊扩容方案
  • 为什么GameFi需要NFT?
  • Bitfinex允许用户通过Simplex支付网关购买加密货币
  • DeFi被监管?政策将如何影响 DeFi 的发展
  • 美国职业摔角上市公司WWE将推出NFT市场

联系我们

微信咨询